昆明市农业农村局 nyncj.km.gov.cn

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15113542-201712-185090 主题分类: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发布机构: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 2017-12-31 10:20
名 称: 昆明市农业局2017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报告
文号: 关键字:

昆明市农业局2017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17-12-31 10:20
字号:[ ]

昆明市农业局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相关要求,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性,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简化行政审批程序、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入手,不断创新便民、利民服务新举措。始终坚持把政务公开作为加强信息公开、主动接受外部监督的重要内容,认真开展权力清单公开工作,力求做到应公开尽公开,全面提高了政务公开工作水平,增强了政务公开的实效性,扩大了公众的知情面和监督面,为推进昆明市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制度。

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政务公开的相关精神和要求,成立了昆明市农业局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明确一名分管副局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明确一名专职人员负责政务公开工作。为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制定并印发了《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昆明市政务信息公开指南》、《昆明市农业局政府文件公开属性审查制度》等工作制度,明确工作任务、职责和程序等。在两次党委会上研究政务公开工作,对涉及的内容进行了分解督办。

二、 加强政策解读,积极回应各方关切。

为进一步增强政务公开实效,健全解读回应机制,依法依规做好公开工作。一是制定了《昆明市农业局新闻(网络)发言人工作机制》,建立了局党委书记、局长为第一新闻(网络)发言人,各副局长为第二新闻(网络)发言人,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广泛参与的回应制度, 截至目前,农业局主要领导积极做客春城热线,召开第十三届中国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对“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亲自安排布置,积极做好政策解读事宜。二是认真办理人大政协提案,2017年完成市委目督办、市政府目督办交办的省、市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58件,其中人大代表建议21件(市农业局主办18件,协办3件),政协委员提案36件(含省政协重点提案1件、市政协重点提案1件,市农业局主办或共同主办25件,协办11件),现已全部办理完毕,并将办理情况在“中国昆明”和我局门户网站上进行公示。

三、 推进政务公开,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以农产品价格信息公开为内容,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公开。

依托昆明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区域性国家中心城市及便捷的跨国陆路交通优势,加快推进以国际性中转型农产品物流商贸为主、以综合性销地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辅、以专业性产地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延伸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努力将昆明打造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农产品信息及电子商务中心。

1. 在昆明市农业局信息网和门户网栏目设置通知公开、信息公开、政民互动、政府文件、农业工作等栏目,对农业工作中重点领域信息规范管理,公开发布,确保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共发布信息21387条,其中“价格行情”相关信息1000余条。组织云南龙城农产品经营股份有限公司、昆明景臻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市滇中粮食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昆明粮油贸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云南鲲鹏农产品电子商务批发市场有限公司、云南华潮水产品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对所经营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主要品种的价格、交易量等信息每天在网站上直接发布。各县(市、区)农业部门每旬或每月发布辖区内的产地农产品信息、农产品及生产资料价格和调查分析结果。

2. 通过农业局政务微博、微信,发布相关信息和进行政策解读。截至目前,官方微信共推送113期396条图文信息,用户关注数达5467人,有9049人次阅读22321次,新关注人数成稳步上升趋势;昆明市农业局官方微博“@昆明市农业局”共发布微博信息2415余条,策划微话题44个,微直播1次,微博粉丝数量达54174人,微博整体保持良好运行态势。

3. 利用“三农”通手机短信平台服务工作发布相关信息,

2017年全市“三农”通用户为820541名,截至目前,通过各“三农”通信息联络站提供到农户有效的涉农信息4926条,信息涉及种植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农产品供求信息、农情气象、政策信息等15类内容。

(二)加大各项惠农政策公示力度,推进农业农村改革

1. 公开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土地确权工作要做到“确实地、赋真权、准登记、颁铁证”,其中核心是确权,重点在登记,关键在权属调查,审核公示、签字确认作为权属调查的关键环节,各地均要求至少进行二到三轮的审核公示。目前已完成一轮公示有34个乡镇、373个村、2819个村小组、农户数212789户,完成率31.34%;完成二轮公示有 33个乡镇、332个村、2573个小组、农户数194619户,完成率29%;完成三轮公示有7个乡镇、81个村、739个小组、农户数38062户,完成率5.6%。累计有7个乡镇、81个村、739个村小组、37689户农户完成了合同签订任务。截至12月底,我市安宁、富民、嵩明、寻甸四个县(市)区已基本完成了除颁证外的所有前期工作,其余大部分县区处于权属调查和审核公示阶段,全市16个县(市)区实际完成权属调查工作有30个乡镇、309个村、2579个村小组。共完成权属调查农户数298169户,占计划完成数的43.92%;土地面积1837553.25亩,占计划完成数的41.14%;地块数1249769块,占计划完成数的66.42%。

2. 以公开、宣传教育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激发农村活力,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目前正处于第二轮征求意见中,宜良县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刚进入清产核资阶段。宜良县在产权制度改革中下发文件汇编1200余份,举办县乡村三级骨干培训班83期4070人次,编发《宜良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百问》1000本,印发《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10万份,编发工作动态专报8期,通过宜良电视台、宜良手机报、农村大喇叭定时滚动宣传45轮次,制作、喷涂宣传标语782条。先后组织召开各类“三委联席会”“村民代表会”“群众大会议”“户主会议”3000多场次,部分村组先后组织工作人员入户或召开户主会议多达17次。

3. 推进农村集体财务公开

全市自2007年开展村、组会计委托代理后,全市1353个村的财务收支情况,由会计委托代理中心采用按月、按季度两种方式,打印出公开资料后在村组的主要位置或者村务公开栏张贴进行例行公示,同时对公开情况拍照留存。对于一些专项性的则采用会议、明白纸等方式进行公开。

4. 农业补贴结果公开。强化农业补贴监督,在对农业机械购机补贴进行细致审核把关的基础上,把购机补贴详细信息在昆明市农业信息网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专栏进行公开,同时在乡镇、村委会公示栏进行不少于15个工作日的公示。截至目前,全市共公示了4批次,公示申请补贴农户3714户、享受补贴农户3120户、补贴机具6504台(套),享受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600万元,完成率达98%。

5. 以信息化建设促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立信息台账,精确掌握动向。由市人社局组织各县(市)区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一人一表一台账登记,录入全省信息平台,准确掌握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机制提供保障,真正做到工作对象精准、就业服务措施精准。另一方面部门联动,创新招聘信息发布,依托覆盖到全市行政村、小区、商场、医院等6881块气象公共信息显示屏这一载体,发布就业岗位信息,将招聘信息送到群众眼前,共发布就业岗位信息29.56万条,1.17万人找到了工作。截止2017年12月底,全市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05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91万人,实现转移收入23.35亿元。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6.93万人。

6. 搭建平台,推动农民创业创新,深入推进“农业创业园区”、“农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和“创业之星”评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2017年 考核认定“农业创业示范村”建设村23个村(组),截至目前,建成118个,示范村内实现成功创业5955户,带动就业近3.8万人;2017年考核认定“农业创业孵化基地”5个,带动就业人数达2000人;考核认定“农业创业园区”10个,带动就业近10000人;考核认定“创业之星”10人,带动就业500余人。

7. 全面落实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

实施政务服务大厅行政审批项目网上办理,所有的审批件均通过网上审批系统审批,并在信用公示系统及昆明市农业局政务网上发布。截止到2017年12月8日,完成行政审批项目9件,全部按时办结,限时办结率100﹪,其中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办理3件。办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6件。全年无任何投诉情况发生,接受群众业务咨询571次。在农业信息网,对通过认定的市级的龙头企业68家进行了公布,对2017年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运行监测进行公布。在省农业信息网上对昆明市3家获得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进行公布。

三、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通过政务公开,有效地规范了我局权力运行,畅通了渠道,连接了群众,对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改善了政府形象,2017年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仍在一些问题,一是一些涉及部门多,牵连广,层级多的政务信息公开,处理得不够主动、及时;二是对全市农产品价格信息公开中,连接国际、国内大环境的深度分析少,对农业生产的预见性指导作用还有待加强。三是对农业农村相关公开事宜的监督指导力度不强,特别是涉及到微观单位——村小组——监督力度不够。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做好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的建设维护工作,不断完善栏目设置,丰富信息内容,加强调查研究,主动沟通协调,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工作取得实效。



昆明市农业局

2017年12月30日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昆明市农业农村局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344号

滇ICP备07000700号-1联系电话:0871-64149475网站地图网站标识:5301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