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关于政协昆明市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43462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 昆明市人民政府大健康发展管理办公室   2024-09-24 16:55   字号: [        ]

尊敬的李江委员:

您在政协昆明市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昆明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43462号)已收悉,经认真研究,结合职能职责,形成答复意见如下:

一、昆明市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位统筹,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谋划发展,强化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昆明市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坚持生物医药制造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双轮驱动、内培外引并举、补短板锻长板相结合,在生物技术药、天然健康产品、中药民族药等领域重点发力,呈现出全产业链发展态势。2023年,全市生物医药制造规模产值为337.17亿元,同比增长7.4%,约占全省的60%;生物医药制造业规上企业增加到81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30户,16户进入全省营业收入30强,产值占生物医药制造业比重达85%以上。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近年来,为推动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围绕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加快培育企业主体、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方面持续发力,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如下:

(一)强化科技赋能,创新研发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有机融合,出台《建设昆明市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实施办法(试行)》、《昆明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办法》等科技创新政策,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二是加大科技研发创新支持力度。围绕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在中药(民族药)、生物制品(疫苗)、化学药、健康产品等重点方向支持研发创新,如支持云南西草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基于植萃大健康CXO公共服务平台的集成示范及产业化”、昆明龙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源于森林山蛭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1类新药ZKLJ02的临床前研究”等项目,积极争取省级科技项目支持,如华润现代中药(昆明)有限公司“华润现代中药配方颗粒标准研究”、昆明圣爱中医馆有限公司的“彝医药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等项目。三是加快创新研发平台布局。“云南疫苗实验室”、“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相继落地昆明,搭建了马丁专家工作站、刘祥义专家工作站等生物医药领域专家工作站,推动引进和培育创新研发机构。四是创新研发成果不断涌现。2023年,全市通过国家一致性评价药品品种12个,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件6个,完成三年任务指标的60%。新增三类医疗器械品种6个,新增二类医疗器械品种95个,新增一类医疗器械品种105个,新增国产普通化妆品品种1148个。

(二)加快企业培育,产业基础体系建设不断提升

一是构建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构建从对象筛选、入库培育、成长扶持到成熟壮大的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开展科技创新主体培育服务工作,培育生物医药领域科技企业。截止2023年,昆明市101家生物医药领域的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生物医药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13.72%。二是加快产业基础体系建设。提升生物制品、化妆品及原料、医疗器械等品种的检验检测能力。推进磨憨药材进口边境口岸申报工作,努力将磨憨打造成为进口中药材落地加工产业的集聚区和主阵地。三是推动生物医药标准提升。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药典的制定修订工作,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上下游产业在标准研制方面的合作。目前,昆明高新细胞技术促进会已成立标准化机构,拟制定《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质量要求》《人外周血来源的自然杀伤细胞的质量要求》等4项团体标准。

(三)强化服务保障,产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一是搜集企业发展诉求和项目推进问题。梳理形成敏感要素清单,积极帮助协调康乐卫士、南疆制药、国药血制、红青夫等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二是推动金融助力工程。市生物医药产业链推进办与富滇银行高新支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符合各方政策的前提下,对昆明市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相关企业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提供表内外授信10亿元,并就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开展积极探索,同时,积极组建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子基金,拟组建10亿元规模的朗盛万汇杏林股权投资基金。三是强化要素保障。推动贝泰妮中央工厂建成投产,推动国药血制获取生产许可和产品转移投产,推进一心堂中药智能工厂拿地建设,支持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所加快生物制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四是加强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服务保障。推进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运营中心、生物医药产业运营中心建设。开展知识产权贯标认证、试点示范和优势企业认定,有效提升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2023年新增生物制品产业创新主体专利预审备案85家,生物制品制造产业创新主体备案总数达282家。

(四)实施精准招商,重点项目招引初见成效

一是整合政府、商会、协会、企业等资源。精准分析产业链短板,动态建立了招商目标库,在市生物医药产业链领导带领下,先后赴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开展招商活动,走访招商目标企业,与深圳、上海等地部分生物医药企业代表进行座谈交流,组织邀请企业来昆实地考察。二是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初见成效。2022年以来,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共签约67个项目,协议金额达411.82亿元,共开工37个项目,协议金额达82.58亿元,推动保罗(安宁)大健康产业园、华润三九医药软胶囊精益智造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通过持续跟踪服务,贝泰妮新中央工厂、三鑫医疗医疗器械生产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北京康乐卫士重组疫苗临床及产业化基地、国药中生上海血制云南生物制品产业化基地等重点项目实现试生产。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当今世界创新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之一。昆明市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地理区位、政策叠加等优势,下一步将在强链补链、自主创新、壮企强企等方面重点发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相互贯通,努力打造成为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现代化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高地和医疗健康服务首选地。

(一)细化实化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贯彻落实《昆明市生物医药产业强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23—2025年)》。围绕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责任,合力抓落实。做好各部门职能任务分解,深化产业发展路径和措施,积极谋划下一步工作措施。二是推动出台支持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形成相对完备的全产业链条政策体系。力争在全省先行先试,建立“研发+临床+制造+应用”全产业链政策支持体系,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在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壮大产业发展能级、加快培育新兴领域、加强产品市场开拓、高端人才引进培育等方面加大扶持,持续支持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发展。

(二)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提升创新研发能力

一是加强生物医药领域核心技术攻关。着力解决“卡脖子”技术短板,完善攻关和组织机制,全面提高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企业聚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推动企业建设一批市级以上新型研发平台,培育一批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二是推动唤醒休眠品种。积极协助企业做好休眠品种上市的前期调研,推动休眠品种处方、工艺、法规符合性审查和评估工作,盘活我市生物医药注册资源,释放闲置产能,为产业发展创造新的增长极。三是推动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研发。用好《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的政策红利期,搭建平台和渠道,邀请省内知名老中医、专家参与经典名方制剂研发品种的筛选,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从前期研发阶段开始选择有市场推广价值的品种,充分利用全省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民族医药资源,提升昆明市中药制剂生产企业的研发能力。

(三)推动以投促落,促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一是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推动组建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专项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原则,推动组建生物医药产业子基金,探索与上市企业或龙头企业围绕生物医药方向共同组建市场化产业子基金,主要投资于昆明市的生物医药、数字健康及医疗服务、细胞及基因产业、中医/药的现代化等领域,促进项目招引落地。二是突出补链延链强链,实施靶向招商。聚焦生物医药“5+1”细分领域产业发展短板,主动对接有投资意向的优质生物医药企业,邀请企业赴昆投资考察,依托昆明高新区、昆明经开区、滇中新区等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重点招引一批创新研发平台、临床试验平台、检验检测平台,加快推动新技术、新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提升全市生物医药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四)建立全产业链合作机制,做大做强企业主体

坚持扩存量和引增量并举,在生物技术药、现代中药民族药、化学药等细分领域每年滚动筛选30户左右点对点帮扶,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一是做大品种规模。以三七、灯盏花、天麻、重楼、美洲大蠊等系列产品为基础,加强大品种、特色民族药品牌建设和创新,支持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血塞通系列、肾衰宁胶囊等品种做大做强。二是做强龙头企业。支持云南白药、昆药集团、贝泰妮、医学生物研究所、康乐卫士、沃森生物等龙头骨干企业强创新、优品牌、促转型,培育打造一批链主企业。三是培育潜力企业。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提升、直接融资、市场开拓,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四是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引导链主企业、产业链上中下游配套企业及科研院所、生产及经营性服务机构组建产业促进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推动各企业研发生产、人才培养、创新应用、品牌推广等交流合作,助力昆明市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下一步,市大健康办将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以滇中新区、高新区、经开区等重点园区为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主阵地,调动发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卫生健康委等市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发展工作落实,合力推动我市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昆明市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