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昆明要闻
昆明要闻

昆明3部地方性法规通过省人大常委会审查

来源: 昆明日报   2024-11-29 09:27   字号: [        ]

11月28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查通过《昆明市石寨山大遗址保护条例》《昆明市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昆明市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条例》,新制定的《昆明市石寨山大遗址保护条例》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施行,经修订的《昆明市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昆明市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条例》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石寨山大遗址出土

和地下埋藏文物受法律保护

《昆明市石寨山大遗址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打通石寨山大遗址保护利用的堵点,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的重要法治支撑。《条例》明确,晋宁区政府具体负责石寨山大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将石寨山大遗址的保护利用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土空间等相关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鼓励石寨山大遗址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员会将石寨山大遗址保护纳入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赠、志愿服务等方式,依法参与石寨山大遗址保护工作。石寨山大遗址保护管理机构要承担保护规划编制的相关具体工作并负责实施;协助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等工作;负责石寨山大遗址日常保护管理、文物征集收藏工作,建立保护档案; 建立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保存石寨山大遗址相关数据,并联合有关部门对石寨山大遗址本体保护状况和周边环境实施监测;组织开展文物研究交流、活化利用和宣传教育等活动;负责石寨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运行管理。石寨山大遗址出土和地下埋藏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保护石寨山大遗址,对破坏石寨山大遗址及其保护设施等行为有权进行劝阻、举报。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石寨山大遗址发现文物或疑似文物,要保护好现场,并立即报告文物行政部门,不得隐匿不报或拒不上交。

石寨山大遗址保护区划分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在石寨山大遗址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与文物保护无关的建设工程或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

《条例》规定,在石寨山大遗址保护范围内禁止擅自进行无人机航拍、遥感探测、开渠、打井、深翻土地、垦荒、建坟、立碑等作业;种植危害地下文物安全的植物;破坏、损毁、涂污文物本体及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界桩等附属设施,擅自移动、拆除文物保护设施,及危害石寨山大遗址安全和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石寨山大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要登记建档、妥善保管并向社会公众展示。石寨山大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可利用遗址资源,开展公众教育活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鼓励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遵循合理、适度、可持续的原则,依法发展生态农业、特色文化、休闲旅游等产业。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参与石寨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运行、文旅产品开发等工作。

完善生猪屠宰

全过程闭环式监管机制

《昆明市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范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设置和审批程序,并完善生猪屠宰全过程闭环式监管机制,规定昆明市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及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制度。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设置,实行统一规划、科学布局、集中屠宰、保护环境、有利流通、方便群众的原则。

《条例》要求,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要建立生猪进厂(场)查验登记制度,依法查验检疫证明等文件,利用信息化手段核实相关信息,如实记录屠宰生猪的来源、数量、检疫证明号和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建立严格的肉品品质检验管理制度;建立生猪产品出厂(场)记录制度,并保存相关凭证;建立病死生猪及病害生猪产品无害化处理制度,对屠宰前确认的病死生猪、病害生猪、屠宰过程中经检疫或肉品品质检验确认为不合格的生猪产品,及其他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生猪及其产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从事生猪产品销售的单位和个人要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市、县(市、区)政府要建立生猪屠宰监管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信息共享、强化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生猪屠宰违法行为。

构建区域创新合作机制

强化产业协同

《昆明市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科研机构创新引领作用、科技创新人才支撑作用,新设立“科技合作”“监督管理”等专章,明确推动滇中城市群科技协同创新,构建区域创新合作机制,强化产业协同;加强与国家重要创新策源地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研究开发、人才交流、市场开拓等方面合作。县(市、区)政府要探索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路径,促进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支持各类园区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统筹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加强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合作,营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合作环境,鼓励和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建设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开展联合研发、国际技术转移,深化国际科技人才培养。市政府要建立科技创新专家咨询制度,开展科技创新重大战略问题研究和决策咨询;完善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建立新型科研项目形成机制,引导有能力的创新主体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建立健全应急科研攻关机制。科学技术主管部门要建立以结果管理为导向的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管理制度,并对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申报、评审、立项、执行和验收进行监督,保障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评审活动公正透明。

《条例》明确,要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强化科技创新活动全流程诚信的信息化管理,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要履行科研诚信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科研诚信规章制度和常态化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科技伦理治理机制。(记者杜仲莹报道